首页 | 中心简介 | 关于我们 | 学术研究 | 人文影像库 | 名师工作室 | 党史学习教育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没有给当前位置指定栏目ID
2018年6月沙龙简报 边疆治理
2018-09-30 14:28     (点击: )

 


      主办: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 顾问:毛保祥 成文章 于干千 白应华 编辑:李冰燕

 

 


 

 

2018年9月28日19:30,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普洱东南亚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科技处在普洱学院法律咨询中心联合举办了主题为普洱跨境民族教育研究”的绿色发展研究沙龙。此次沙龙由李莲教授主持,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宇梅普洱东南亚研究院罗承松“一带一路倡议下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成员、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高龙老师做了主题交流。来自各学院的老师、学生等60余人参加了此次沙龙。

       

 

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宇梅老师带来了题为《滇边跨境民族传统教育的传承方式与困境——以澜沧拉祜族为例》的第一个主题交流。发言者首先介绍了拉祜族的教育传承历史:拉祜族是个有着源远流长历史的民族,先秦以前,他们在青海湖流域过着随蓄迁徙的生活,是羌氐部落族群中的一部分,后来不断向南迁徙,18世纪以后,才逐渐脱离狩猎、采集业经济和原始迁徙的游牧部落经济,完成生产方式从游猎到游耕的演变。在漫长历史发展中,生产劳动的印记深深镌刻在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拉祜族最早的原始形态教育和生产劳动密不可分,劳动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劳动的场所和内容就是教育的场所和内容。从生产劳动到口传文学,拉祜族形成了具有自身族群特点的传统教育传承模式:社会化和模仿化。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在口耳相传中,通过社会化、模仿化,将生产经验、生活技能、社会风俗礼仪、宗教、智育、德育、艺术、体育等代代相传,亘古常新。发言者详细介绍了每项教育传承方式的内容一、从生产劳动到口传文学:拉祜族传统教育的传承方式1. 劳动技能、劳动观念:拉祜族传统教育的基本方式拉祜族历史上没有文字,口耳相传、物体示范、行为模仿的传统劳动教育就成了拉祜族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传递的基本方式。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劳动技能、劳动观念的教育,是拉祜族最基本的教育形式。拉祜族人自幼随父母劳动学习,逐渐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他们对山野田间劳作的兴趣远高于课堂识字学习的兴趣。在今天的拉祜社区,义务教育阶段显性的失学、辍学现象并不明显,但农忙季节,隐性的失学、辍学现象凸显。逃课回家帮父母干农活天经地义,毕竟吃饭才是硬道理。在孩子们看来,田间地头的生产、生活传统教育远比学校的课堂教育鲜活、实用、有趣的多。2. 民间口传文学:拉祜族传统教育的实现路径拉祜族的传统生产劳动技能和生活知识教育通过口碑、舞蹈等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广为流传。此外,民间流传的许多质朴的歌谣、故事、谚语、格言,虽未经系统理性的概括、整理,却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结晶。譬如,劳动生产时唱的山歌劳动歌《播种调》的歌词是:“播种时节已来到,我俩赶快去撒种,老天降下肥雨露,十二天后苗儿绿,苗棵好得象芦苇,不到八月开谷花,等到遍地一片黄,全家老小有饭吃。”生产劳动教育无所不包,无处不在。在口传文学和多彩的艺术形式中实现了传统教育的功能。同时,宗教文化又依托着拉祜族的传统文化,成长为其文化传承的精神载体。

二、宗教教育:拉祜族传统教育的精神载体1.原始信仰中的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拉祜族在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跨越时间数千年,跨越地域数万里的迁徙,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还有将近一半人口的地区封建化过程尚未完成,不同程度地保留着原始经济关系残余。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生活的拉祜先民,对宇宙万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充满了不解、好奇,由崇拜进而祭祀,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就这样产生了拉祜族的原始宗教内容大多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譬如对山神、树神、河神、猎神、火神、寨神等多神崇拜都来源于生产生活,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希望通过祭祀活动,祈求平安、丰收、吉祥。多神崇拜在今天的拉祜山乡仍随处可寻。同时,拉祜族的口头诗歌又以艺术的形式反映了宗教的本质。许多与原始宗教有关的口承文化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和思想,集中体现了拉祜族人的智慧思想,蕴含着满足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成为拉祜族文化传承与传统教育中不可多得的“教材”,长期以来受到拉祜族人的欢迎,并得到不断充实和发展。2.佛教的传播和影响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明朝遗老“杨和尚”(杨德渊)率弟子从大理鸡足山到拉祜族地区传播大乘佛教。佛教在拉祜族中广泛传播后,其信仰形式已明显改变。拉祜族村寨没有单一的佛房,而是与原始信仰的神舍合为一体,因此在拉祜族的佛房中,大多不塑佛像,人们既祭神又拜佛。但随着拉祜族几次大的起义失败后,佛教的影响日渐衰微。民国初年,基督教在拉祜族地区得以传播和扩散,班利的拉祜族开始信仰基督教,佛教的影响在今天的班利早已难寻其踪。3.基督教的传播和影响1840年的鸦片战争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几乎都有“保护牧师教民”、“教会得遍处租用土地房屋自由传教”等条款。基督教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传入中国拉祜社区的。随着民族的交流融合及外国传教士的进入,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教派都相继在拉祜族主要的居住区域澜沧推广盛行,但根深蒂固,迄今仍影响深远的当属基督教。虽然所有的外来宗教都是借助于拉祜族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把其共同特征结合起来进行传播的。但基督教传播者永氏父子创立了拉祜文(旧),用拉祜文来讲解圣经圣典,这是其他外来宗教都没有的传播特点。教堂内还设置电影机、收音机、扩音机、报刊等宣传工具,把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活动、精神活动和生产活动融为一体,吸引了大批的参与者。可以说,基督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给拉祜族人带来了现代文明的身影。拉祜文(旧)的创立和使用,结束了拉祜族人没有文字的历史;数学、地理常识的简单传授,一定程度上让拉祜族人接触了科学常识;卫生习惯的养成,培养了拉祜族人文明的生活方式。宗教教育的影响力至今仍广泛而深远。

在主题交流的后段,发言者就拉祜族传统教育的困境进行了反思。教育人类学家滕星教授曾数次深入拉祜族社区,在澜沧县的木嘎乡做了大量的田野工作,对云南澜沧拉祜族社区女童失辍学问题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他曾谈到过在拉祜社区做田野工作最深的印象是“由于教育教学质量太低,实际上学校教育没有达到让拉祜族获得进入现代化的门票的要求。”;“由于教育教学质量低,导致大量的儿童不能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这些孩子不得不又回到传统社区,从事传统的生产,过上传统的生活,所以当地人对教育并没有需求。当地的学校教育,现在看来只是政府行为的教育。”2010年,澜沧县“两基”工作已通过省级检查评估,“两免一补”(学费、杂费全免)政策的实施确实缓解了不少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却没有改变学生流失的现状,三年的初中义务教育隐性失学、辍学情况堪忧。2016年底云南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逐步在人口较少民族和“直过民族”聚居区实行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的14年免费教育。政策扶持的力度前所未有,但在传统教育影响根深蒂固的情况下,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化的学校教育,能否成为拉祜族学生向现代工业社会流动,从而获得相应社会地位与经济回报的途径,是今天民族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虽然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都会随着历史环境和客观需要加以调整,不会固化为某一类型,但这种拉祜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印记,仍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拉祜族人现代生活。拉祜族是典型的 “直过民族”,社会形态可以直接跨越,生产方式的演变却不能浓缩,变迁这一个过程的快慢取决于政府、社会的关注与投入,更取决于民族文化基因的培育、发展和再生。现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化的学校教育,能否成为拉祜族向现代工业社会流动,从而获得相应社会地位与经济回报的途径,是今天滇边民族教育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第二个主题交流是普洱东南亚研究院的罗承松老师带来的《普洱学院与老挝教育合作现状及老挝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发言者首先简要介绍了普洱学院与老挝留学生培养的发展历程。自思茅师专时期开始学校与老挝开展多层次教育合作,合作成效突显,合作方式包括留学生培养、公务员培训、校际合作、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目前有在校老挝留学生297人,占在云南就读的语言生和本科总量(2032,2017年末统计)的15%。目前为止,学校培养的老挝留学生,学业回国工作的115人,其中本科生32人,专科生83人,他们分布在老挝各地,就职于老挝老中合作委员会、外事、商贸等涉外部门以及政府部门、大中小学和中资企业,逐渐成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在中老合作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普洱学院与老挝的多层次合作还包括:利用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老挝留学生的培养质量能力与老挝知名大学合作,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加强与驻老中资企业合作,搭建良好的实习就业平台积极开展老挝公务员培训,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民心相通成立“老挝普洱学院留学人员联谊会”,发挥留学人员在中老合作交流中的桥梁作用等。接下来发言者介绍了老挝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老挝的高等教育起步较晚,1958年建立的皇家法律与管理学院是老挝高等教育的起步。1995年将10余所学院合并为老挝国立大学,到2012年初,老挝共有5所大学,10所师范学院,22所职业院校,92所私立高校。目前,老挝高等教育的形式有大学教育、师范教育、职业教育、私立高校教育4种类别;培训层次有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4个层次。关于老挝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发言人归纳为:1、老挝高等教育发展缓慢,高等教育规模较小,高校办学效益低下,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2、老挝高校规模小,分布不均衡。老挝地区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高校大多集中在首都万象、琅勃拉邦、占巴赛等主要几个大城市,偏远省会城市和其他中小城市分布较少。3、老挝高校师资水平较低,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老挝高校教师及工作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高层次管理、科学技术等方面人才严重匮乏。老挝教育部颁布到2020年大学师资水平规划为1+6+3型,即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要占10%,2011年仅达4%;具有硕士学历的教师要占60%,2011年仅达15%;具有学士学历的教师要减少到30%。4、高等教育投入不足,限制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老挝高等教育经费主要靠财政拨款,但是由于老挝经济发展水平低,老挝经济体量小,教育经费投入占比小,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善,教师工资福利低,教师的积极性不高。最后,发言者分析了我校与老挝高等教育合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可归纳为:一、教育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逐步弱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老高速公路、铁路的开通,航空条件的改善,通信网络的发达,普洱传统的地理区位优势将逐步弱化。加之内地高校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上,各国政府支持高校争夺国际生源,抢占国际教育市场。二、留学生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面临挑战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质量,质量是教育对外开放的生命线。老挝留学生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缓慢,纪律意识和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上得过且过。在老挝留学生教育过程中,怎样围绕“提质增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创新思路,打造一批面向留学生开设的有竞争力、吸引力、具有区域特色的精品课程、优势专业和教育项目,提升老挝留学生的培养质量另外,周边各国的留学教育模式比较灵活,无论在学制上还是有管理上。如有的国家高校,博士研究生课程一年就可以学完,这种非良性竞争的存在,也是教育对外开放必须面对的问题。三、础设施面临的挑战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如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不能得到适时改善,越南高校提供2人间住宿条件,在省内能提供2人间住宿条件的高校不多,多数学校只能为外国留学生提供集体宿舍。四师资队伍面临的挑战。我校国际汉语师资力量薄弱,留学生管理干部短缺。留学生有相当部分为汉语进修生,学历生也绝大部分需要进行汉语培训,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因此,需要一支对外汉语教学团队。但有经验和专业教育背景的汉语教师短缺,很多从事留学生工作的人员经验不足。

 

 

 

   第三个主题交流是“‘一带一路’倡议下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课题组代表,来自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的高龙老师带来的《普洱边境四县外籍学生教育现状》。发言者首先介绍了普洱独特的区位优势:位于云南西南边境,与老挝、缅甸、越南三国接壤,国境线长486公里,与缅甸接壤303公里,老挝116公里,越南67公里。缅北四个特区政局不稳,没有获得缅甸中央政府尚未给予正常的政治待遇,孟连、西盟、澜沧三县与佤邦的交往具有特殊性。随后详细介绍了从调研中获得的外籍学生在边四县分布情况。孟连:1127名缅甸生就读,占全县在校学生的5%,义务教育阶段的343名外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政策,免除教科书经费3.14万元,261人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涉及资金21.51万元,297人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政策,涉及资金21.76万元;澜沧:就读的缅甸籍跨境民族学生463人,其中,学前教育58人,分别边境乡雪林乡和糯福乡等7个乡镇12所学校就读学前班。小学生349人,分布在澜沧县13个乡镇的28所小学就读。初中生48人,分别在4所乡镇中学及县城中学就读。高中生8人,县一中就读1人,县民族中学7人;西盟:外籍学生354人,高中1人、西盟县职业高级中学8人、初中74人、小学257人、幼儿园14人,占全县学生总数2.74%;江城:外籍学生62人,其中越南籍2人,老挝籍36人,缅甸24人,义务教育56人,学前教育4人,高中(职高)2人。普洱边疆四县对外籍学生管理办法可概括以下两点。一是同等对待,共享政策。“外籍学生到边四县就读后,均按照《关于做好普洱市无国籍人员子女受教育权利等有关政策落实的通知》(普教发〔2013〕110号)等有关政策给予外籍学生享受中国国籍学生同等待遇,在义务教育阶段给予享受“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政策。二是统一管理。将外籍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视同仁,同等管理,同等教育,同等培养,学校的教学班级都是外籍学生与当地学生混合编班。同时对在学习上、生活上有困难的外籍学生还给予特别照顾,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外籍学生在校表现突出,品学兼优。对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发言人总结为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大、升学难度大、监管难度大、财政投入增大与接纳量有限六点。关于存在困难的原因,发言人认为主要由于:(一)缅甸掸邦的特殊地位,导致了升学难问题的产生掸邦的公民无法取得缅甸国民地位,难以获得缅甸外交部颁发的国际通用护照,由于没有国际通用护照,缅甸四个特区的孩子到中国就学时无法获得国际通用的护照,无法在中国教育部学籍管理系统进行注册,无法获得学籍,无法办理毕业证书,无法享受在籍学生享受的相关政策。(二)周边国家经济困难,无力支付学习费用。缅甸邻近普洱的四个特区贫富差距较大,富裕阶层通过各种方法到欧美留学,到普洱边境四县就读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经济上较为困难、无力支付学习费用的学生。普洱边境四县经济落后,无力按需招收缅甸和老挝籍中小学生,导致大批有到求学意愿老挝、缅甸生源无法实现到中国学习的愿望。对普洱边境四县外籍学生管理面临的困境,发言者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国家层面出台招收缅北特区外籍学生的政策。(二)国家和省级层面应出台支持缅北特区师资培训政策。(三)普洱市委市政府大胆作为,出台市级层面支持政策。(四)普洱学院应在佤邦留学生招收和缅北问题研究上开先河。此主题交流建立在课题组实际走访边四县调研的基础上,数据详实、论据充分,符合发展实际,真实呈现了边四县外籍学生教育的现状。

 

 

     讨论阶段,沙龙参与者在交流了发言内容之后,表示此次沙龙不仅仅是一次学术讨论,三位发言者的主题交流都是建立在大量的实地调查与实践上,呈现的内容与提出的问题都客观真实,符合发展实际。许多讯息是单纯地靠书籍研究无法获取的,对更全面客观的认识  普洱跨境民族教育可谓受益匪浅。

 

  

 

 

 

 

 

 

 

  

   

 

 

 

 

 

 

 

 

 

 

 

 

 

 

 

 

 

     

关闭窗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普洱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