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心简介 | 关于我们 | 学术研究 | 人文影像库 | 名师工作室 | 党史学习教育 | 联系我们 
站内搜索:
 今天是:
当前位置: 没有给当前位置指定栏目ID
中心设置

学术研究中心

普洱学院开展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工作发轫于2004年,至今已近十年的时间。学校借助地域特色、区位优势和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坚持科研工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明确了开展对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工作方向,同时,又得益于原思茅师专特聘教授、云南大学著名学者李子贤教授的积极倡导,热情指导,全力提携后学,学校在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上逐渐形成比较稳定、持续的研究状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明确了研究方向。学校明确了进行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科研工作方向,以课题研究、田野调查、影像记录、学术研讨、学术交流等方式,打破系所(处、馆、室、中心)界限,拓展校内与校外、国内与国外的研究平台,进行跨学科、开放性的研究。

2、突出了研究重点。立足于本土,突出了以佤族和拉祜族文化的研究作为重点工作,着力打造好这两块“品牌”。

3、2006年8月,思茅师专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中国佤族文化学术研讨会”。研讨会有8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共提交论文60余篇。本届学术研讨会是一次高规格、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特别是云南大学李子贤教授的主旨发言《佤族与东南亚“U”形古文化带――以神话系统的比较为中心》最具代表性。研讨会的成功,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打开了学校的知名度。

4、以开放的视野,拓展了学术研讨、交流的范围与内容。学校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工作给予积极的扶持与鼓励,持续至今,成功举办了多次有国内各高校、中国社科院或国外学者参与的学术交流、学术研讨和学术恳谈活动,研讨主题涉及民族关系、民族宗教和民俗等内容,建立起了与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韩国延世大学等中外高校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学者以及普洱市本土学者之间的广泛合作、交流。

5、搭建了多元化的研究平台,建起了一支稳定的地方民族文化学术研究团队,产出了一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先后成立了“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07年)、“思茅绝版木刻研究所”和“地方民族民间艺术博物馆(美术馆)”三个学术研究机构,逐渐形成跨学科,多视阈研究与展示的平台。普洱学院学报开办 “佤族文化研究”、“拉祜族文化研究” 及“普洱茶文化研究”等独具地方民族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专栏,支持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目前,由十几人组成的较为稳定的学术研究团队是学校开展地方民族文化研究的核心力量,其中教授有9人。以“学思文库”等为代表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成果,出版著作已达十几部。

6、在搭建起研究平台,积累起学术研究基础的条件下,近年来各级各类的科研课题立项几十个,特别是拥有了由左永平教授、薛敬梅教授等领衔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


人文影像研究中心

我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以来,中心的学术研究团队的相关教师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了长期的、持续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获取了不少的影像资料,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环境封闭,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更是第一手珍贵的资料。但这些影像资料均分散在个人手中,没有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尚未形成人文影像成果,很难引起专家、学者的注目。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在田野调查中,我们迫切地感到,普洱市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生态环境正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若不迅速挖掘、整理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将会销声匿迹,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湮灭。因此,下阶段我们准备以澜沧江—湄公河普洱段为基点,以普洱特有民族为重点,建立一个包括拉祜族、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布朗族等各少数民族在内的“历史·文化·民俗”影像资料库以及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文化资料影像库。计划在5年内,一方面将所持有的分散的影像资料进行整合,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梳理、挖掘、拍摄大量的尚未搜集而又续存于民间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活形态的人文影像,形成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又具备比较系统、完整的供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族艺术创作等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多功能信息资料库。而且在此基础上,能够不断提高我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创作的层级和影响力,展示我院在民族文化研究、民族艺术创作领域的成果,进一步提升我院在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普洱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版权所有